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在“十四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阶段,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发展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中和愿景既是当务之急,又是战略之举。 一、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一)工业绿色发展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绿色制造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症结在工业、难点在工业、突破点也在工业。绿色制造理念的推行和绿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破解我国传统行业发展桎梏,继续发挥好现有产业规模优势和基础优势。同时,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并有助于我国破除能效、碳关税、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等“绿色贸易壁垒”,提升全球产业影响力和国际谈判话语权。 (二)工业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持续优化各个产业部门在国内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间的布局,还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工业企业在全球的布局,逐步构建有中国参与的、最大程度实现双边或多边互惠共赢的国际制造业分工新框架。同时,通过工业绿色发展,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率先实现绿色转型,打通绿色供应链“断点”“堵点”,共同构建覆盖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环节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实现整个产业的绿色转变和区域的绿色转型,确保我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制造业整体实力的稳步提升。 (三)工业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至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8%。同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转变增长模式,长远来看能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为企业开辟新的绿色增长点,提升绿色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工业绿色发展不仅为生态环境改善和能源资源节约作出积极贡献,是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的重要保障,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应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结合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探索工业协同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污染联防联控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新模式。要建立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问题,分类施策制定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全面提升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绿色制造星级评价体系,分级创建培育本地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和绿色低碳园区,扩大绿色制造体系覆盖范围。 (二)发挥政府绿色采购对绿色生产促进作用 要加大绿色采购力度,提高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激励生产企业按照绿色产品标准开展工艺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换代,从源头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国有企业、社会团体等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规模,以绿色消费需求增长促进供给侧绿色生产能力提升。要将政府采购政策制定与绿色技术、绿色标准推广应用相结合,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采购需求标准体系。优化政府绿色采购评价程序、强化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健全以需求标准为中心的绿色采购工作机制,全面提高产、销、用各环节绿色程度。 (三)大力提升我国绿色制造供给能力 要加大对绿色制造工程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提升。健全涵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质量等要素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增强高质量标准供给能力,提升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水平。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破解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和核心装备“卡脖子”难题。整合壮大绿色制造服务专业力量,面对行业和区域绿色制造能力提升的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解决方案,提升我国绿色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工业低碳发展。要研究制定高耗能行业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推动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鼓励有条件地区工业碳排放率先达峰。实施大规模电气化发展,提高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零碳电力的使用比例,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要以产品和园区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展工业碳足迹管理。利用降低需求、原料替代、过程消减和末端处理等手段,严格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要加快研究编制国家节能减碳重大技术目录,率先在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等重点行业示范推广重大低碳技术,实现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五)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国际产能合作 要加强绿色发展政策对接,构建双多边工业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和平台,提升绿色产品研发、设计、认证、检测等融合发展水平。要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和贸易规则制定,扩大绿色产品贸易,加快绿色标准国际互认,支持企业积极承揽国际项目,带动中国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标准和绿色服务“走出去”。要加强精准对接,做好绿色“一带一路”与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的协调,充分对接生态环保政策法规,加快共建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绿色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