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议
马博 张莉 | 我国航空公司“破冰”发展的思考
| |||||
| |||||
航空公司是航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其生存状况关系着产业链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持续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航空运输市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仍面临着严峻考验。 01 航空运输市场恢复艰难 全球航空市场复苏缓慢。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全球航空客运周转量同比下降66%,呈现自195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2021年,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形势持续缓慢复苏,但受到奥密克戎新型毒株引发的疫情冲击,客运周转量仍较2019年下降58%。 高频多点散发的疫情打断我国民航行业复苏。据统计1,2020年全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较2019年下降38%,2021年呈小幅复苏,同比增长7%。进入2022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重要枢纽城市相继爆发奥密克戎疫情,再次冲击民航行业,导致一季度航空运输周转量同比下降16%,回跌至2019年同期的55%,4月周转量进一步跌至2019年同期的28%,当月旅客运输量甚至低于疫情最低谷的2020年2月。民航已成为国内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或将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根据当前外部形势判断,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各国政府在防疫方面的政策不断调整变化,国际航空市场仍将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生产与交通出行反复受制约,航空运输市场或将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民航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02 航空公司仍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一)航空需求低迷致使航空公司负债严重 民航行业整体遭遇巨额亏损,我国航空公司受影响尤为严重,其中主要航司的亏损幅度仍在扩大。2021年,民航全行业亏损仍高达843亿元2,仅较2020年减亏187亿元。其中,航空运输企业的亏损金额占据全行业亏损的80%,高达671亿元。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2021年合计亏损533亿元3,相比2020年亏损的501亿元,亏损幅度加重;2022年一季度,三大航亏损进一步恶化,合计亏损245亿元人民币,为疫情以来最大亏损幅度,生存困境更加凸显。主要原因: 一是航司收入锐减。2021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分别实现营收745亿元、671亿元、1016亿元,较2019年分别下降45%、44%和34%。2022年一季度,国航、东航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1%、5%,南航略增1%。除主营业务受航班量大幅下降影响外,国内航司辅营业务多为与航空及旅游产业相关的“机票+酒店”、“机票+景区”等产品,然而旅游业也受疫情重创,此类业务基本停滞,机上商品餐食、网络等常规服务随着防疫要求停止,辅营收入的减少也给航司复产增收带来压力。 二是成本居高不下。疫情影响使得航司飞机利用率大幅降低,2021年全国在册运输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为6.6小时,低于2019年的9.3小时,2022年4月飞机利用率甚至降至仅2.2小时,然而相关的飞机租金、停场费仍在持续产生。此外,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中,航司庞大的员工队伍使得薪酬成本开支压力较高。与此同时,原油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4月原油价格较2020年10月已上涨169%,航油成本压力较大。诸多因素导致航司成本仍维系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其降幅远小于收入降幅,尤其是中小航空公司,收入甚至难以覆盖员工薪酬支出。 三是负债持续攀升。航空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2019年末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5%、75.1%和74.9%,中小航司大多高于85%。疫情以来,航司负债率急剧上升。据民航局调研,2021年11月末全国航司平均资产负债率达81.9%,较疫情前上升11.7个百分点4,而中小航司负债情况更为严峻,2021年末山航资产负债率为102.8%、上航为109.6%、重庆航空为113.2%、福州航空为118.1%、乌鲁木齐航空为137.5%,均已资不抵债。2022年负债情况仍在恶化,3月末国航、东航资产负债率分别升至81.0%、83.6%,较2021年末继续提高3.0、2.8个百分点,持续快速攀升的资产负债率给航司,甚至整个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 (二)航空货运发展存在短板 一是疫情期间,航空货运需求逆势上涨。2020年,疫情期间的防疫物资运输需求对航空货运提供了一定支撑,航空货运所受冲击明显小于客运,全年航空货运量降幅约10.2%,比客运量降幅低26.5个百分点。2021年,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相对较好,生活生产基本恢复,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1%,国际国内航空货运需求较为旺盛,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732万吨,同比增长8.2%,已接近2019年的753万吨,其中国际航空货运量则在2019年基础上还增长了10%。 二是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存在短板,未能适应货运增长需求。一方面,许多客运航线因疫情停飞或削减航班,使得占我国货运运力70%以上的客机腹舱运力被严重削弱。另一方面,我国全货机运力有限,2021年末全国共有198架全货机,仅占全部机队的5%,从事全货运业务的航空公司12家,其中9家为中外合资航空公司。此外,由于国内航司此前对国际货运市场重视度不够和投入不足,货运发展能力较弱,导致我国国际航空货运一直以来对境外航司的依赖性较大。 三是航空货运收入增长难以弥补亏损。由于航线航班削减,货运运力整体相对不足,尤其是国际航空货运供不应求,推动空运价格上涨并维持高位。据TAC指数,2020年上海出港航空货运价格指数均值同比提升81%,2021年同比提升34%,2022年1-4月均值同比提升达40%。即便如此,货运业务收入的增加仍然难以弥补疫情带来的大幅亏损。此外,也存在未来疫情稳定后货运需求下降可能导致运力过剩的风险。 (三)国际航空市场短期难获改善 一是全球疫情仍未有效缓解,美国等国逐步取消旅行禁令。据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5,2022年6月,全球现有确诊病例仍有1700万例以上,全球每日新增病例在20-150万例的高位区间波动,主要经济体疫情依然较为严重,美国现有确诊病例320万以上,德意法等国现存病例在60-80万。由于防疫政策无力、经济发展陷入衰退,部分国家做出了放松防疫以挽救经济的选择。美国在2021年11月宣布取消旅行禁令后,航空运输业恢复较快,2021年全美航空旅客运输量6.7亿人次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但对于我国而言,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大为上升。 二是航空公司国际业务持续严重萎缩。在境外疫情蔓延的形势下,我国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实施相对较为严格的出入境管制政策。为落实“外防输入”,2020年6月以来民航局对国际航班实施“熔断”措施,截至2022年4月8日已累计实施673次熔断,熔断航班1555班,其中2022年已实施熔断258次、航班664班,熔断强度加大。此情形下,我国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大幅萎缩,全国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从2019年的1.4亿人次缩减至2021年的仅305万人次,占总吞吐量的比例从10.3%降至0.3%;2022年1-4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仅36.7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1.5%。我国国际航线市场的复苏,尤其是客运航线,基本取决于“熔断”措施的强弱,而后者又取决于境外疫情形势变化。整体上看,国际航空市场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03 引导航司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鼓励航空公司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积极适应新变化新需求 引导和鼓励航空公司加深对新冠疫情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积极适应外部需求变化,拓宽渠道,增加收入,提高效率,强化成本管控,进一步提升风险应对应变能力。 一是拓展多元化收入,鼓励航司挖掘市场新需求,抓住国际货运需求增长契机,加大货运相关投入,促货运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充分发挥航司自身资源优势与能力优势,积极拓宽非航收入渠道,增加多元化辅营收入;二是强化成本管控,系统推进运行、销售、人力、行政等全链条成本管控,着力降低公司经营成本;三是优化机队配置,根据外部形势预测与市场需求变化,科学安排中长期飞机引进计划,有序淘汰老旧机型和经济性差的机型,灵活配置和优化机队资源,降低飞机相关成本费用;四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响应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下资源配置需求的快速变化,提高航线、时刻、飞机、机组等关键资源利用率,着力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五是优化负债结构,支持航司增发中长期债券,推进债务置换和股权融资,提升航空公司抗风险能力。 (二)适当放松市场管制,给予航司更多自由度 在疫情反复冲击行业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适当放松行业管制,给予航司一定自由度,更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一是不断优化航线、时刻、航权以及运力管理政策,鼓励航司灵活安排航线、航班和运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继续深化国内航线运价改革,扩大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国内航线范围,当前可给予航司一定的运价定价权,更好体现市场供需关系,助航司最大化提升主营收入;三是适当放松航司服务有关限制,激发航空公司创收积极性,创新营销模式与服务产品,满足疫情期间出行特殊需求,为旅客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航空服务和产品,提高航空相关收入;四是优化调整机场、空管收费政策,可考虑适当降低疫情期间收费标准,允许航司分期或延期缴纳相关费用,以减轻航司资金压力。 (三)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促进航空需求释放 根据境内外疫情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适时释放航空运输需求,助航司更好把握市场契机。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防疫制度和政策体系,统一各地疫情防控标准和对策,逐步提高防疫措施的精准性,并根据境外疫情变化,适度放松出入境限制,尽可能降低疫情防控对航空运输的影响,更好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二是不断优化调整国际航线防疫管控政策,可考虑降低国际航班“熔断”标准或缩短熔断时长,提高管控措施的精准性与时效性,逐步实现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稳妥、有序增加,及时释放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三是建立统一的防疫实时信息平台,提高各地疫情信息与防疫政策的透明度,既为全国范围内的交通出行与物资流动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又支撑国内经济发展与消费复苏,加快培育消费者新的航空出行习惯,巩固航空运输市场需求。 (四)完善和实施一揽子扶持政策,助航司走出生存困境 美国政府疫情以来实施的资金扶持政策,对于美国航司从疫情中恢复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以美西南航空为例,2020年以来,共接受美国财政部三轮共计50.4亿美元的员工薪酬补贴,获得三轮为期5年、利率1%、共20.7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接受政府三轮共8500万美元的注资,2021年西南航空的营收规模恢复至2019年的70%,并实现盈利9.8亿美元。 一方面,要加快落实5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民航企业的抒困支持政策,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并借鉴美国扶持经验,研究完善和实施扶持航空公司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一是视疫情发展,适当延长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纳民航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的时限,减轻航司资金压力;二是用专项资金支持航司“客改货”加班包机,鼓励航司提高闲置客机利用率,加快货运业务发展;三是延续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并考虑对关键岗位专业人才提供薪资补贴,以降低航司关键性人才流失率;四是落实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考虑提高航空公司低利率应急贷款额度,支持航司发行中长期债券,降低航司融资成本;五是支持有潜力的民营和小型航空公司发展,为其提供贷款贴息或增信扶持,缓解中小航司融资难题。此外,也可鼓励银行、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对航空公司适当让利,对飞机租金进行展期或逾期费用减免,与航司携手共渡难关。 注: 1.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发展统计公报》 2.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发展统计公报》 3.航司利润总额,数据源自三大航司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度季报 4.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关于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 5.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 6.美国交通运输部交通统计局 作者:开运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马博 张莉 | |||||
相关链接
- 李素晓 | 加快破解新疆生态瓶颈...2022-11-14
- 胡铂 王云闯 | “双碳”背景下...2022-11-08
- 郭子钰 王志伟 丁丹 黄建明 |...2022-11-04
- 徐 进 | 高质量打造现代化国家...2022-07-15
- 田煜 | 构建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