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议

韩信美 | 关于滇缅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0-08-14 作者:韩信美 信息来源:中咨智库 访问次数: 字号:[ ]

中缅两国关系自1950年建交以来稳步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2011年5月,缅甸时任总统登盛访华,双方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缅两国关系提升至新的阶段。2019年4月,在北京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缅甸计划与财政部签署《中缅经济走廊合作规划》,中国商务部与缅甸投资和对外经济关系部签署关于编制中缅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的谅解备忘录,充分体现了中缅双方的积极合作意愿。云南省是中国与缅甸交界边境线最长的省份,在中缅合作中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滇缅之间跨境民族历史同源,风俗习惯相同,双方人员往来频繁,滇缅合作对“一带一路”在西南方向的发展以及我国西南周边地区的稳定关系作用重大。

一 滇缅合作现状

云南省一直积极落实推动与缅合作,参与和支持中缅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投资与贸易、劳务合作、互联互通、援助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合作成效。

投资。近年来,滇缅投资合作呈逐年增长趋势。据云南省商务厅统计,截至2019年6月,云南省在缅投资设立147家企业,其中2016年至2019年6月共新增投资企业54家,累计实际投资19.97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电力能源、国际产能合作、农业与矿产业等。

贸易。缅甸是云南省第一大境外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2018年,滇缅贸易额达65.8亿美元,占中缅贸易额的43.2%。滇缅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云南出口缅甸的产品多为化工、机电、纺织服装等工业产品,进口缅甸产品主要包括天然气、大豆、天然橡胶、木炭、电力、铅矿、玉石等。互市贸易则以农产品、海产品、日用百货为主。

劳务合作。中国对缅甸纯劳务合作的市场较小且近年来逐步萎缩,但缅甸对云南劳务合作活跃。2018年仅通过德宏州陆路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就达到2490万人次。目前,中缅两国尚未签订有关跨境人力资源合作方面的协议,缅籍入滇务工人员只能持短期签证频繁往返两国。

互联互通。滇缅间现有昆明—瑞丽—腊戌—曼德勒公路和昆明—腾冲—密支那公路连接;水运有伊洛瓦底江内河航运和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在口岸建设方面,云南省有25个口岸(经国家批准开放的一类口岸有19个),其中对缅口岸有9个,包括瑞丽、腾冲、清水河3个一类口岸和6个二类口岸。陆路口岸是滇缅开展合作的主要通道。

对缅援助。云南省共实施130多个援缅民生项目,涵盖医疗、卫生、环保、农业技术、文化、教育、官员培训交流等领域。自2014年起,云南省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民生改善、文化交流、人员培训等领域援助,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滇缅边境地区、内比都、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以及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区域。2018年,第一家在国外注册的NGO组织云迪健康行为中心成立,在缅甸密支那电站附近开展移民搬迁、妇女儿童生计、教育和卫生援助活动。 

二 对滇缅合作的几点思考

滇缅合作是推进中缅两国深入合作的基础和关键。在中缅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已经签署、中缅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即将签署之际,我们认为应继续发挥云南省的地缘优势,重点从如下方面深入推动滇缅合作。

以互联互通为先导,打通滇缅合作瓶颈

目前,滇缅互联互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道路等级低,尤其是缅甸境内道路。滇缅货物贸易运输以公路为主,主要的贸易通道瑞丽、畹町至曼德勒段基本都是三、四级公路,其余道路也多为四级或等外公路。二是通关基础设施还需改进,人员及货物通关的拥堵问题时有发生。三是中缅两国间尚未签订中缅两国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中缅汽车运输协定,国际便利运输没有保障,而且往来人员不能从陆路口岸过关。

建议一是重点推动建设木姐至曼德勒公路改造升级、陇川章凤至缅甸八莫公路、瑞丽弄岛至缅甸八莫公路等公路项目,瑞丽口岸弄岛丙冒通道南坎大桥和古特大桥等桥梁项目。二是完善中缅重要口岸周边道路、联检场地及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大通关服务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积极推进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是推动签署中缅两国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中缅汽车运输协定,允许持有效护照及签证的双边公民、持有效护照及签证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的第三国公民及货物通过瑞丽—木姐、畹町—九谷(棒赛)等陆路口岸正常通行,并研究建立在缅重大投资合作项目项下人员物资出入境绿色通道,提升非边民出入境便利化水平。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滇缅合作增长极

中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20余个口岸、上百条通道和边民互市点,许多地区基本没有工业,仅依靠地缘优势和互补性资源输出的贸易,已不能适应滇缅合作的需要。充分发挥中缅边境地区资源富集优势,以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园区为载体,加快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猴桥—甘拜地、孟定—清水河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从资源地区变成有特定产业支撑的经济增长带,形成产业集聚,提高优势资源的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边境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脱贫困,形成共同增长、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逐步成为滇缅经贸合作新的增长极。

以农业合作为重点,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缅方对加强农业合作有强烈的诉求。滇缅农业有很强的互补性,应重点开展以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及咖啡、茶叶、甘蔗、橡胶、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合作,开展同缅甸的农业技术交流,加强中资企业在缅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推动与缅就开展农产品进口关税和技术准入标准等问题磋商,扩大对缅甸大米、玉米等优势农产品进口。同时,加强中缅罂粟替代种植合作,优化替代产业结构,在缅北地区开展“种养加”一体化替代产业发展,推动替代项下有关物资出境及农产品返销进出口通关便利化,以实现毒品在境外禁种除源、维护边境地区长期和平稳定、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缅北地区发展水平。

以民生援助为抓手,夯实滇缅合作民意基础

滇缅毗邻区域具有同宗同族的优势,做好对缅毗邻区域的社会民生工作,受惠于民,有助于促进滇缅民心相通。加强中缅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合作,开展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领域合作,增加互派留学生及访问学者的数量,在缅建设职业培训学校,为双边经贸合作培养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大对缅援助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在缅经济走廊沿线地区投资少、见效快、影响广的小型民生项目。加强中缅边境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缅医疗卫生交流合作,推进中缅边境地区重点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协助其建立稳定、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以规范劳务合为试点,扩大滇缅合作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云南省对人力资源合作的需求不断增加,仅德宏州对外籍工人的需求量即达15万余人。现行境外务工人员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合管理在滇就业缅籍劳工,造成云南边境地区非法务工监管难和少数企业非法用工问题。应尽快与缅商签跨境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先行先试放宽外籍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来华工作许可,加强政府指导和公共服务,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